韵书
阴平 几乎,案几 衣服 西 姿 湿 言蹇難也 恨聲 參差 生息 觿 蹇也 以箸取物 穿也,傷也 口聲 偲偲,相切責也 谿 𫚕 𬯀 𫓯 𦭜 𫄨 𬳵 𪟝 𫌀 𫓹
阳平 跨馬,動詞 知識 委迤,自得貌 鼻液 高麗 九嶷 委蛇 水中高地 舉目貌。又縣名 同泥 相欺也。遺也 牛黑色 蘄茝也。求也 箿 鬿 山貌 𫐐 𬨂 𬱖 𫘨 𨙸 𫘬 俿 𠅤 𫠜
去声 拘泥 驿 亿 契約 水名,渡水 記也 羿 有庳,國名 濿 𤧛 𨺙 𬍛 𬶨 𬬩 𬤊 鰿 𬟁 𬶭 𫄷 𫵷 𬃊

拼音:bì  韵部:
〈动〉
    (形声。从辵(chuò),辟声。本义:躲开,回避)
  • 同本义
    • 避,回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• 避,去也。——《苍颉篇》
    • 无乃实有所避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》
    • 自云先世避时乱。——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    • 有书生避雨檐下。——·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  • 又如:避风雨;避秦(秦时苛政扰民,人民纷纷逃避而隐居);避言(言语谨慎,避免说错话);避宅(到处躲藏,不住在家里)
  • 离去
    • 左右攘辟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。注:“疏远也。”
    • 桓公避席再拜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直谏》。注:“下席也。”
  • 又如:避地(离去,迁居他处以避祸。或指隐遁);避趋(离开与接近);避境(避离某地,不入其境)
  • 逊让 如:避让(谦让;辞让);避贤(让贤);避荣(辞让荣华);避路(让路)
  • 隐藏
    • 避吾亲。——《史记·袁盎晁错传》。索隐:“隐也。”
    • 潜避两炮台中。——《广州军务记》
  • 又如:避迹(隐匿);避风头(见形势不利就躲起来)